目前,国内外有关常压储罐的文献资料从不同侧面对储罐的检验和评价进行了描述,本文结合常压储罐具体研究对象,根据在用常压储罐完整性评价技术的目的和实际内容,提出如下构想。
完整性评价是指:根据储罐系统的状态,进行风险评估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将储罐系统的风险控制在合理、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对可能使系统失效的主要模式进行检测检验,据此对储罐的运行适宜性进行评估,最终达到减少和预防事故、保证储罐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其实现的手段是各种检测评价技术,其核心内容是储罐风险评估和剩余寿命评价。
储罐的完整性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是对所有影响储罐完整性的因素进行综合、一体化的评价过程,包括:
建立储罐系统的信息数据库;
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评价,了解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将导致的后果,制定预防和应急措施;
制定储罐系统各组成要素的检测评价方法,定期进行检测与运行适宜性评价;
采取完整性管理的措施,保证储罐牌适用状态;
健全相关程序文件、培训人员,不断提高人员水平。
储罐的完整性评价是以储罐系统安全为目标的系统管理过程,内容涉及设计和施工的原始数据、运行、检验和维修的动态数据,贯穿整个储罐的运行周期。完整性评价的基本思路是调动全部因素来改进储罐系统的安全性,并通过信息反馈,不断完善。